ART

似是好相似。

近期在朋友圈內發生一件在創作作品上的小插曲,我只能站在一隅做隻塘邊鶴看著留言嬉笑怒罵,也想起一個停運了好一段時間的網站-香港好相似設計,網站雖然停運但香港的創作界總是不乏這種好相似事件。 「好相似」一詞立即令我記起兩位藝術家,分別是Vincent Van Gogh跟Edvard Munch。去年十一月時撐著傘抵著冷雨,在荷蘭的Van Gogh Museum門外排隊購票入場,一心就是進場觀摩他的睡房,黃色小屋與向日葵。經過精品檔,遊走過底層,然後一路沿著旁邊是深藍色牆壁的樓梯向上走,牆上貼上白色的字句,令人也似是已經在看星空,慢慢地看過之前所提及的作品,然後到了那一層是讓我喜出望外,館中特設了從Edvard Munch的畫來說兩人之間那好相似的故事。早年都是在挪威的Edvard Munch比起Van Gogh年輕十年,原來他們幾乎在同一個時空上平行發展了一些主題、用色、構圖都很最近的作品,如果資料沒有查錯的話,他們最接近的相遇應該是Van Gogh在巴黎自殺前的一年,終於,不用隔世也重逢。

藝們 • altermodernists

香港幾近沒有純粹以藝術出發的媒體,所謂有關藝術的在香港都似乎比較少眾,能夠去到報刊上看到的話也多數只能安排在副刊,而且已經是成品,所以莫說是以本土出發,這更加難上加難。 去年透過朋友認識了藝們,起初是我想在他們的網站上發佈我當時將要舉辦的《混濁的風景》畫展,感謝他們後來也一直將我的新創作放到網站上的「生活 • 微作動」系列, 到現在藝們也一直將絕大部分的篇幅介紹本土的藝術家及他們的工作室,至今已經有三十多位,某些藝術家還附有影片親自講述,好讓讀者更可以知道在你看到各樣成品前的過程。 最近還開始了 #BeginArt 的導賞活動,讓更多對藝術有興趣的觀眾有多一個途徑去接觸,其實從來這回事都可以不是少眾或只能容納在副刊,只是看你如果將它定位。 主辦人亦提及了「香港藝術生態除了空間不足,其實好欠缺觀眾」,這個是在當我們定位了「主流」之後如何應運而生的問題,空間突然變得可以是一個非常難以界定的詞彙,除了現實以呎數來計算的空間外,還有內在的空間,不能容豈能大?

THE MOST FAMOUS ARTIST

近來看了一段關於THE MOST FAMOUS ARTIST影片,影片只有三分鐘,簡略講一下影片的內容是該位洛杉磯藝術家第一天打扮成外貌很像一位「藝術家」到場參觀當地的藝術博覽,結果是沒有人理會他,更不用說畫廊去靠攏他;第二天沒有任何特別的造型,就只有一個透明的旅行袋,裡面放著一百萬美元。 那位藝術家只是說明了他的作品用貨幣作為媒介,跟平常作畫時用的顏料沒兩樣。 再者,他更在他的網路上將那件價值十萬元的”One Hundred Thousand Dollars”作品出售,第一版已經售罄,第二版正在減價。

在香港看展覽的事。

周末去了文化博物館看莫內(Monet)展覽──不,是湊熱鬧。因為我根本看不到展覽。 Source: 印象派已經OUT了,其實你還在睇乜? | 周文慶 | 立場新聞 實話實說,現在在香港任何比較主流或大型的展覽都很煩人,從來都不會是早看早享受,可況那些畫都已經起碼是百多年前的作品,早看幾天幾星期也沒差,很多時我也會待到展期的尾段才去參觀,雖然人流也未必讓人能夠舒適地逛。像上面引用的文章說,到場的很多觀眾都根本不是看畫,更甚是根本不知道怎麼看畫或甚麼是畫,不懂逛畫廊的禮儀也說得上是理所當然。

定期的速覽。

定期的週末速覽路線圖。 先到OVER THE INFLUENCE在THE SPACE進行中的PURITY by Cleon Peterson展覽,再走到旁邊的The Cat Street Gallery查看。 一直向中環走,或許順道到Sin Sin,在此新發現了Chateau Zoobeetle。 中途經過agnès b.’s LIBRAIRIE GALERIE還在展出“Beyond the Shutter”… more

世界的色彩。

兩個月前的二十五號,我就在阿姆斯特丹Museum Het Rembrandthuis裡聽導賞員講解從世界各地來的顏料色種,我還請她讓我抺一下正在做示範的墨綠色油彩在我的筆記簿裡。 因為有了色彩,讓我們的世界變得繽紛多姿,因為有了顏料,使得這些繽紛多姿不會只能保存在記憶中,而能透過圖畫、影像與更多人分享。 Source: 將旅行的色彩帶回家!世界顏料特展《Forbes Pigment Collection》 – La Vie行動家 設計改變世界

HON9 KON9 ART(UN)FAIR / 香港藝術(非)展覽

香港藝術(非)展覽 向來藝術展覽都只讓觀眾進場欣賞,或許只能獨自從文字簡介和作品中領會、探究,但這次我們來自各個界別的藝術家都會將自己的作品帶到觀眾面前,跟前來參與的可以作直接的交流。所以我們也因此名為(非)展覽的原因,因為與其說是展覽,我們更想展示出藝術家的更多面,呈現更多的角度,由他們創作的手法、思考的 路徑,甚至所選用在作品上的媒體直至如何著手創作,都一一讓觀眾有一個徹底的接觸。同時間,觀眾也可能籍著這一次(非)展覽成為各藝術家創作的一部份和靈 感來源,也許你們更能夠帶走一些喜愛的藝術品。 雖然我們不希望把這裡變成為一個市場,不過我們也想對各位藝術家給予一定的支持,但在這次的活動,將不會有虛擬的數字在我們中間,就是說我們不會用金錢作為交換的條件,如果你欣賞藝術家的創作或作品,請帶同一些(或任何)物品來作為交易的單位,鼓勵(非)公平創作。 ART(UN)FAIR Art exhibition is often a space for people to come in and appreciate or… more

RADIKAL

RADIKAL可以是一份雜誌,又可以是一張海報,在2010年3月推出第一期,專題訪問對象亦是創辦人之一的REACH,而本月推出的第二期的封面人物則是剛到台北進行宣傳創作的KR。每期都以中、英、日文刊登,在台灣、美國、日本及香港有接近一百個派發點,免費索取。錯過了的朋友也可到RADIKAL網站瀏覽。

“PRIMARY” Featuring Original Artworks by Graphic Airlines

Graphic Airlines的擁躉們都應該知道他們即將舉辦展覽,這次將他們的角色、概念重新注入被廢棄的物件,為各位觀眾帶來新一次的“Voyage”,本星期五晚起程。 現代城市人追求科技進步,生活壓縮到嚇死人,目標為本,效率為先,對生活的觸感慚慚薄弱。究竟這人生旅程要追求什麼呢?目的地也可能一樣,還是應忘記目標,體驗過程才更快樂。 這次展覽以“Primary”為主題,喚起一種 “喚醒”的感覺,不需要高級的技術,沒有華麗的粉飾,不需精密的解析,更不是為買家而製作。是最初,很粗糙,沒規範的。回想小時候接觸各樣東西的興奮,一些簡單東西也能成為玩具,只要運用想像力已能創造出自已的世界。 這展覽不只是一個畫展,可以說更像一個小朋友的玩耍間,我們利用一些簡單的素材,如無聊膠玩具,鉛筆、擦紙膠、鉛子筆、圖釘等.算再加上一些在街上撿回來的各種材料,融合拼湊而成作品。創作過程可能比完成品更為滿足,“Enjoy the Voyage”,這亦是我們 Graphic Airlines 一貫理念。 OPENING DATE: 15TH OCTOBER, 2010, TIME: 6PM – 10PM… more

Andrea Wan

如果大家有留意的話,Andrea Wan這個名字,其實已經在旁邊的鏈結裡待了很久,今日要介紹的就是她。生於香港,但現身處加拿大,正為多本雜誌繪畫插畫,亦曾發表個人短片的她,圖像都很複雜,但絕不會阻撓你對畫面的思緒。 另外,最近Andrea正聯同其他七位藝術家(Christopher Blackstock, Peter Gronquist, Robert Minervini, Sebastian Wahl, Langdon Graves, Catherine Ryan and Jen Mann)在三潘市的Gallery Hijinks舉行聯展,名為Highly Contagious,直至十月九號。 Born… more

Exit Through The Gift Shop by Banksy

在四月份曾經介紹的Banksy電影《Exit Through The Gift Shop》在完成世界巡迴播放後,將於9月6日推出DVD及Blu-ray,並會在英國Amazon網站推行預訂。無緣欣賞在電影院觀看的朋友不要錯過,除了星星形眼鏡外,這個影碟套裝也應一拼提供爆谷及噴漆。 related post: Banksy – “Exit Through the Gift Shop” New Trailer

TIPS!

Tips for artists who want to sell by John Baldessari 有時都會喜歡看到這樣的大師作品,白紙黑字,總好像悟出甚麼大道理,有點可笑有點現實。 反邏輯,反具象,反美感?

抽象/抽離。

Left: Katharina Grosse, “Infinite Logic Conference”, 2003 Right: KR, KR dripping in Taipei, 2010 KR(Krink)有否想過贊助Katharina Grosse?那些色塊到底是甚麼一回事,怎樣的觀眾才會看得出創作過程中那釋放出來的氣味? 我再一次寫Katharina Grosse,我係咪唔抵得佢?

多或少。

Left: Katharina Grosse, “This is no dogshit”, 2007 Right: Yoshitomo Nara, “Traveling with Yshitomo Nara”, 2008 剛讀過有關Katharina Grosse的訪問,又看了Yoshitomo Nara的紀錄片。 「孤獨與疏離,是我創作的動力」和「純粹的視覺快感」,其實不用著意太多的解釋,我們接觸到的都祇是一種媒體,呈現的姿態並不重要,某程度上內含的一種動力轉移才是這裡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