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M

工廠不能製造藝術品。

他的朋友說你其實每一天都可以是一齣電影。 剛巧跟我早前看到的新聞一樣,Jamie就是那個每天都做出一件藝術品的藝術家。而藝術品也是要經過實驗和草稿,但一般人都認識的叫藝術品,都會令人驚嘆,不過藝術家的手稿可叫人產生漠大的好奇心。就像明星與他們的私生活,多姿多采。眾人都會花更多時間金錢來找這些草稿,何況那成品名叫「愛情」,工廠不能製造叫「愛情」這藝術品。 誰料到這件藝術品帶來的副作用太大了,而Edie醒來的時侯她已被下一個商標取代了也不知,因為那工廠的生產力太快了,她大概連自己也認不清自己。 噢!我記錯了,她是明白自己的,她明明是清楚自己定位在哪裡的,跟Warhol第一次見面談電影時不就說了嗎? “Just be yourself.” “Which one?” 錄像中的她叫人可憐。 「草稿」比起「產品」是更寶貴的。 www.factorygirlmovie.net

回帶。

她說 是對VHS的衷號 說的也是,老套地,確實感覺像齣控訴科技走得太急的電影。 我想說 是冷飯菜汁扮溫暖便當 雖然我像個粉絲般從心喜歡他的點子,但這裡凌亂的碎片,就像是隨手拿起Michel Gondry的任何一本草稿,拿掉幾頁就開拍一樣,對他毫無難度,對觀眾亦似是個騙局。 您看過他們重拍的作品了嗎? 他sweded自已sweded的預告片已經夠過癮,何時會有別人sweded自己的一生,其實個個都在sweded,「人人扮我、我扮人人」。 沒所謂衷號悲鳴,文明就是要這種代價。何況我都不是那個年代,除了《警察故事》和《孔雀王子》,其實我對VHS沒甚印象,LD是比較來得有感覺。 我最喜歡的部份都在網上看過了,而這次實情我大可不到戲院改為安坐家中觀看DVD,那可能感覺會更加有趣。 誰是這個年頭的磁鐵?

80025070:回到未來。

近來找回三集的《回到未來》,是些令人回味的特技,當然還有各款Nike波鞋。 不過當我看過第二集的後幾天,混沌理論的作者Edward Lorenz去世了,這個是哪隻彩蝶造成的?哪一刻會是您生命中的蝴蝶? 回到未來/未回到來? 不是為將來打算,而應該說是那個跟在我們後面的時代巨輪打算將我們推到哪裡。 *雖然今天有四十九張底片陣亡在我的手中(淚),再聽著Blur的《The Best Of》 令我的心情既輕鬆又緊張。

在《CONTROL》之前。

我還未找到《Gerry》來看,但顯而易見《Elephant》跟《Last Days》都是同出一轍,這種慢調是否導演他自我的半自傳式投射?他想要的三部曲就是那麼輕狂爛漫? 一眾二十歲的人生,在他的鏡頭下就像是總要被某種東西洗腦一樣,都不由自主的時空交錯,如何活力衝沛的觀眾經過這九十分鐘的洗滌後,甚麼都給沉澱了。 我的血都沉澱在當他起拿起結他的時候,他將卡式帶交給他後,我幾乎連呼吸都停了。然後我在Features裡找到另一段的畫面,怪不得要把這個收於Deleted Scenes內,因為觀眾走在屋外還有一點保留,但當共處一室,其實是個慘不忍睹的畫面,作為朋友的他可能也未必想看到。 而很不像他的作風地,他把他的靈魂在這裡帶到天國,不像他也不像他。 《Paranoid Park》的海報會否已是一個預告,這裡會否是個四部曲?再把青春的凌碎回憶重組。 其實這也在《I’m not there》與《Kurt Cobain About A Son》之前。 *問題來了,我腦內常把Gus Van Sant及Larry Clark放在一起,為甚麼?

是冷與熱之夜。

我沒有受到視覺上的感染,走出來便要跑到餅店。 那首歌曲,那個畫面都一直在我腦內,不過那幾張外國人的臉,我努力地換上我熟悉的臉孔。 其實我還未認識Lawrence Block,但這裡我還是比較關注王大導。 但應該不只是冷與熱的這麼簡單,於雪糕注入藍莓批之後,我在想他們算不算都闖進了別人的生命?又或者甚麼都不是,因為這裡都只有一個生命,一個角色,「它」不斷地轉移著,由Elizabeth到Jeremy,再到Arnie、Sue、Leslie,都是同一個人在找一家可以讓他可以交低鑰匙的餅店。 而站著等跟繞過大圈對面馬路,這兩個方法其實都湊巧,人最終都會出現,只是時間問題。我沒有這種能耐,因為小時候迷路我早就找警察叔叔了。警察叔叔會是個可信任的,這時你不是要學習相信別人與否,當時只有自己是可以相信的。 *可想得太多,他偷吻她的時候太極陰陽正調和,這是我看見的語言。

挑!

*以下感想為配合電影而加入「富本地色彩之助語詞」,敬請留意。 電台廣告說這齣電影發現女人驚世秘密,是甚麼? 神在這裡顯現了神跡,紅海化成女性兩腳之間,逃不出埃及軍隊之餘,自己還淹沒其中。 如果原文的《出埃及記》有帶領含意的話,我相信現代的《出》都做到了。廣管局亦明白時移世易,首度開放粗言穢語而定為2B級,令更多觀眾能親親真正本地文化精粹。而我則在影院內發現另一秘密,就係香港人既態度原來好撚樂觀同開放,佢地係戲院入面聽「粗口」聽得幾撚開心呀,唔講真係以為睇緊賀歲片,不過能夠帶畀觀眾咁鳩多歡樂應該都係意料之外。但係戲院入面既觀眾可以連三十五蚊都慳番,落到西洋菜街,乜野戇鳩笨柒幪撚都有齊,成打器官掛晒係個嘴度任君選擇。始於畀錢睇戲梗係要盡慶,張家輝個角色應該唔好淨係口講,直頭兜口兜面打埋個飛機,咁就拍撚爛手掌嗌抵喇。 相反家庭觀眾既接受能力就底好多喇,發哥係《秋天的童話》同《美女廚房》劏魚都畀人投訴既時候,我真係覺得呢度道德淪亡兼反智。《港男》無人投訴又唔出奇喎,因為班評判同家庭觀眾心內面都可能講緊溫碧霞句對白,「…我啦!」。 耶和華下一步要安排甚麼? 不如老師先安排本片於校內播放,先教通識,後話保育啦。

我淨係想話。

我淨係想話。 以下內容含有童年情義結,不喜勿看。 柯柏文做咩要加到一身都係死人核突火焰拉花?同埋個隻「蚊滋聲」微型CD機就叫做音波呀?大黃蜂點解會係跑街款,甲蟲車有問題咩?爵士盞尾燈我都未見到,轉頭就畀人撕爛,有無搞錯?星星叫咁樣走得甩,即係一定有下集啦!照推斷麥加登會唔會畀人海底撈月撈番上來變格威龍呢?如果係,到時一定好樣衰,因為本身已經唔靚。 最後重想話,你地班機械人講野帶番個口罩啦,唔想睇到你地個嘴呀!

I (L) COINCIDENCE.

先表明立場,我並不信巧合這回事。 複雜得超越千絲萬縷,簡單得也總有一絲連繫,弗氏亦曾提過一個“收音機”的例子,好的就是緣分,錯的就是誤會,不要濫用歸納法,您是在哪一方聽歌的一位? 用一張白紙說能解釋全宇宙嘛?雖說萬物皆空,但現在至少您在用“一張白紙”詮釋著,千絲萬縷就在您手上的白紙裡,您看到嗎? 太多問號,太多答案。要知的聽十萬個也不夠,相反一個都嫌煩,忠言逆耳。不要打爛沙盆也不衹留於表面,沒有啟發沒所謂,繼續活下去。 您到來這裡讀到幾句廢噏也不一定要歸納於“COINCIDENCE”的檔案內。 “You rocks, ROCK!” 而這句不是很諷刺嗎,如果我這塊石頭都不能,誰能?

現金回贈。

the only thing to do i start time again, just crack my finger. 由我小學時代看過的教育電視,到大雄向叮噹借法寶,而現在猥瑣的一派將這用在成人電影的橋段上。很多人都想把時間停留住,但留住一刻您會做甚麼。不用答,想一想就好了,因為根本不會發生。 對,回贈的只有現金。 但在Sean Ellis的回市裡逛過了十八分鐘後,他回贈了甚麼給您? 現金、牛奶、廢話、還是一堆裸體而且。 came to… more

火烈鳥後的麻煩女人。

有人稱《Pink Flamingos》是史上最CAMP的電影,由地下走到地上John Water有甚麼轉變,我很想知道,一齣地下成人電影《Pink Flamingos》有甚麼威力可以令它成為經典,是John Water還是Divine的功勞,最CAMP是誰?而大部分人對CAMP這個名詞都詮釋為惡心,但我更認同在網上字典找到的這個解釋,「…過分做作、彆扭等而被認為可笑…」。 雖然還未有機會看《Pink Flamingos》,但看過《Female Trouble》後都能找到一點點所謂的CAMP。說惡心,單看Divine已經知道,當然就是我更加相信的那個,過分做作。不過在《Female Trouble》裡我就是愛這個,沒有了她的「過分做作」戲不成戲。如果沒有支持,就得硬加上這條規則,一個謊話說上一百次都會變成事實,當你看這片一百次以上,可能你都會變成Divine身邊的一群人,美麗、魅力、道德就得重新定義。 神女要死,誰人無夢?

空心皇后。

這齣片,這個瑪麗,說得言重真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忘年戀還能觸動人心,十字街頭的竊竊私語,說再會之後每位觀眾也定必替他們安好一個位置,誰也不想繼續Alone in Kyoto。雖然慘淡,但會留戀。 政治戀,沒有好結果,破爛的房間算甚麼,妳跟大道忍著淚說goodbye後,我不回味也沒回憶,祇記得當《I Want Candy》響起時出現了一對粉紫色converse,故意要玩這個嗎? 不說歷史,平鋪直敘未見張力,唯有新鮮的搖滾樂可撐撐。 還是妳一心祇想來個童話式的愛情,那就對了,把路易十四的駕崩,王子死去等都輕輕帶過,萬幸妳沒有搞到法國大革命、女權主義、洛高高。不過荒淫的皇后不應祇有一片青草地那麼少,而不用華而不實來填補還有甚麼辦法。 除了空心,更可悲可憐。 我在soundtrack裡還找到很多遐想。 浪費。

生日快樂。

遲來的生日快樂不緊要,最怕您不知道早就報憂, 因為他們是局內人,旁觀者清, 還在賭氣的他又是最心痛的,與折扣無關, 沒有投下催淚彈的黑房,只是在高空放下幾顆墨丸, 天氣冷冰冰,令人溫暖的不是那個秘密,是檯上的邊爐,我都想打, 我信沒有秘密,紙包不著火。 繼撒達姆問吊之後,我最想看到瑪麗上刑台, Chicken Chow Mein and Chop Suey Hong Kong Garden takeaway Hong Kong Garden… more

confidential.

頭唔係見人剪你又發姣發躉走去剪之外, 501都唔應該係見人著你又發姣發躉走去著。 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famous for ____. 因為就算你係以上填充題能夠填上一分鐘都無用, 所以有人用一世都沒有成為甚麼。 因為問題係Hamlet話“To be, or not to be”先,唔係哈姆太郎。 甚麼東西也可以叫做藝術。

Heaven,

如果Lana那邊廂也可稱為天使城的話,我現在的家已經是天堂, 每樣事物每個人,不同人看會看到不同的面, 就算上帝未能填補您心裡的一點一滴,起碼歌聲可以, I don’t know why I come here, Knowing as I do, What you really think of me,… more

602120 : 哥治。

上了大銀幕的你果然不同,你的產物我可以說是必屬佳品, 但你欠的是一個哥夫曼,我情選願你倆的悲,而且起首的「乜太與你」我經已吃不消,幸好還有原始簡單小把戲,和他有趣的同事,和彈鋼琴的POLICE? *這是現實,幻想與夢在畫裡。 **哥夫曼,你在零七那有關紐約的東西我也有小許的擔心,你又來單人匹馬?

Capote(冷血字傳)…

還 記得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Academy Award(R)Best Actor)誕生後的翌日,某份報紙有著類似這樣的標題「出爐影帝靠自瀆出身」。無錯,Philip Seymour Hoffman在早期的演出《Happiness?》當中的確是飾演一名沉溺於通過色情電話自瀆發泄的青年,還將精液當膠水貼起一張張名信片之類的東西, 在戲中這種「出位」的行為,難怪只有這齣令人留下印象,但其實他也演過不少戲,但在《Along Came Polly》、《The Talerted Mr.Ripley》及《Red Dargon》等戲中您有留意到他嗎?告訴您我沒有。 不過能在奧斯卡得獎絕非易事,而我看《Capote》的原因也就是為了他,放映中的時候把他當作個焦點來看,我想眼睛的位置也應該沒有選錯吧! 如果全靠Capote的內心掙扎,他只能存活在魔鬼與天使之間﹐並不能成事/戲, 戲是演得很好,但其實略嫌將故事都集中在Capote一個人身上,雖然未至於拍了一齣獨腳戲的情況,不過就連Capote身邊那位最好的朋友也是這樣輕描 淡寫帶過的時候,真的令觀眾難猜透戲中角色心思,令人猜不透亦不等於悶場,導演就用這場心理角力將觀眾跟戲中人拉在一起。 故事的主人翁在戲中寫的是一本寫實主義的小說,現在導演亦寫實地拍出了這部電影,將人心的那種冰冷感展現出來。書;【冷血】,是一樁滅門慘案申延出的副產品,但就是書 中的片言隻字令主角跟兩位死囚開始一場心理戰,他是為哪一位傷心,兩位在他心目中甚麼時候是死囚、甚麼時候是朋友、甚麼時候是搖錢樹,抑或是替自己而難過?到最終也是悲劇收場,身為作家就此絕筆更是失去生趣。哪一條才是本故事的導火線,除了虛榮還有甚麼? 朋友;在飲宴中跟各人談笑風生,剛從監獄出來,走過演講台,他還可跟一群不知他心中有多痛苦的人面前笑面迎人,把別人聽起來會當作趣聞的東西娓娓道來,那種感覺非常可恥。但真正懂他的可以在這時不發一言,或是在電話筒中一語道破他的心思,其實這裡亦沒有所謂局外人,只是Capote一心以為已經走進各人心裡,看透他人的心意。 自己;手寫【冷血】,亦自以為可以很冷血地對代被利用的對像,一個一個的謊言,原本一直都只顧新作為文字而憂心,可是亦逃不過心魔的困擾,到看著絞首台的時候,您看得見他是心靈脆弱,而且當局者迷!… more

Napoleon Dynamite(炸彈頭拿破崙)…

搞笑、灰諧的確是看此片的主要因素,是實情,但笑過後想想,其實也很寫實,本人亦建議一些已經脫離了校園生活的朋友再三回味片中的一磚一瓦。 Napoleon 未必一定是您校園生涯中出現的一角,因為他可能就是您自己的倒影,那些焦慮、煩燥不安、任何時候總要「有自己一套」。有位愛出風頭的、有位欺善怕惡、加多 位怕羞仔,這種校園中的戰隊模式早就在《叮噹》中出現過。片中往往都有些淡淡的笑話跟愚蠢的行為令您發笑,但更加會是大笑一輪後再匯心微笑;年少無知,就 當要跟心儀的女孩子搭訕時第一句竟問「妳覺得自己很胖嗎?」,這樣「精警」的對白毫不間斷地出現,那就看您跟哪一段產生共鳴。但不得不提是結尾 Jamiroquai音樂伴著Napoleon從影帶中秘密練成的「舞功」,禮堂立刻變成的士高,務必留意。 *有位切雞員朋友都寫了編《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他介紹我看的,但講到尾講TYPO,激死! 這裡我更有興趣的是以下這一幕。 Deb見Napoleon坐在樓梯上畫畫,便問他在畫甚麼,他答:「Liger(獅虎)」。我的反應是「頂!玩呀!」。 不 過我原來「頂」錯人,Liger(獅虎)是真的,是一種雄獅與雌虎交配後所生下來的,其實就像驢的情況,相反言而亦有Tigon(虎獅),則是雄虎與雌獅 的配種,更有一些雜種及雜雜種,甚麼Tig-liger、Ti-tigon、Tiglon…真的有興趣的話,這裡的連結大概都可解答,內附各種父系母系圖表,很詳盡。 Left : Liger; Middle : “Liger drawing” by… more

霍元甲(Fearless)…

依然是李連杰比較好看,自黃飛鴻、方世玉、洪熙官,到今次看《霍元甲》,總好比拆槍雜耍壁虎功的陳先生及有型有款雙手插袋窄襯衫的甄先生。而且你還是說中文比較像樣,看過你的《最後一擊》害得我也沒有心情去看《不死狗》。 進場前亦跟朋友談到井上雄彥《浪客行》,雖然很功夫片或大俠士的電影都會談到這點,就是如何令自己成為「天下無雙」,令自己的武功更上一層樓。但這次好像有點不同的是,主角並不是失敗中學習,而是因勝利、報仇、痛失親人,令他有所領悟。中段那一場重要打鬥之後緊接的轉接位,回到鄉村生活,雖然期間未繼續習武,但他在她身上找到了心靈雞湯,再回到老家,接受挑戰,以上每步的節奏都很恰當,而親情、友情、愛情線都點到即止*。也很湊巧地,一些心理狀況很像《浪》;唯一美中不足,略嫌孩童成長經過的過場太倉促,須則故事不是在幼年時代,但一句「三十年後」實在有點含糊,除了兒時打敗之外,會否有其他原因令他變得傲漫,我對這個也很有興趣。 *因市面上不時出現掛羊頭賣狗肉的情況,開場打鬥或槍戰十五分鐘結局變成愛情片,尤其好萊塢情況嚴重,最愛型男抱得美人歸合家歡嘴完散場。

The Brown Bunny…

看過此片,我開始對Vincent Gallo這個「人」有點生厭、反感、「頂唔順」,以我個人的尺度來說,這齣對我簡直就是一齣恐怖片。還好的是,在他作品中的視覺、感觀方面我是喜歡的,亦令我看到一段愛情故事,如何變成一齣真真正正的「公路」電影。不過,以下內容還會含有不少人身攻擊成份。 自戀的人其實很少數會令人反感,但當自戀遇上了自大那化學作用真不能看小。現在既然人家不給你機會,倒不如自己製造機會,但他這類演員,也難怪其他導演不把他看上繼而重用。在《Buffalo ’66》這半商業半實驗的作品中,總算鋒芒初露,也未冠以「怪雞」一類,之後好像更一度入選型男之列,自編自導自演之外*,還製作原創音樂,盡現才華洋溢全方位創作之意,還記得當年他用的那個中槍鏡頭,比起Wachowski兄弟來得更早。 可能亦受多年吹捧之後,今回可說是變本加厲之作,先看幕後制作名單,編、導、演、攝影、音樂、造型、剪接、美指、服裝,果真樣樣親力親為,但未必瓣瓣精,只覺得他有點濫用自己的名字。 故事的男主角無疑是為他度身訂做的,盡量表現出他的男性魅力。這隻外表剛強但心靈脆弱的兔子,沒有四處播種,只能情挑其餘四隻雌兔,而這個結局是否為之前在旅途上所作的行為預先舖路?那場「重頭戲」又會否是戲裡戲外一種心靈上的補償呢? 攝影方面,更令人髮指,試想像全片三份之一拍著同一個人的側面,三份之一在行駛的車廂中拍公路,剩下的三份之一當中還有些是可有可無的長鏡頭,簡直就是普通家庭式手提攝錄機之下的影像,還有面跟人說有份剪接,佩服佩服!雖然定格來看,很多都會變成悅目的相片,現在到你手中一流都變九流。 看來一向視你如寶的日本財團,經歷一次教訓,你下齣戲自資吧! *之外的之外,有傳聞是借戲親近十八歲卜卜脆Christina Ricci。 《The Brown Bunny》Offical Site 《VincentGallo》The official website for Vincent Gallo… more

The Constant Gardener(無國界追兇)…

故事的頭一半懸疑得有點過份,一頭霧水。 劇情其實很有迫力,可能因為一點點的倒敘一點點的插敘,令我看得有少許混亂。強富商人草菅人命,主旨大概 是老生常談,不過追兇之餘人情味亦很濃,妻子死去後回到舊屋,一段睹物思人加上平衡剪接後,比起銀幕上的藍調更令人傷心;懸疑的不只要蛛絲螞跡中找出兇 手,是否紅杏出牆的事也要查得明白。若然事情已差不多水落石出,何不由自己去揭發,要由親人用追掉詞代替?是害怕還是自私,莫非他那個家比起他眼見的人命 更加重要? 其實結局過後,我還是一頭霧水。 不貪心的話,或不著重故事改編得忠於原著與否,單看畫面已經值回票價,也令我想起《The Motorcycle Diaries》。 《The Constant Gardener》

NANA(世上的另一個我)…

「Sayonara Sayonara 少女心事 但願我亦了解 我也能知 Sayonara Sayonara 少女心事 飄忽的戀愛不見終點」 哥哥的兩句歌詞,已經很能代表看過此片後的感覺。 起初以為故事都圍繞著少女事音樂事,電影節奏會來得爽快一點,但…但我…但我覺得這齣年青人事影未免太拖泥帶水,可知電影裡的角色要有眼神交流,不過口說一個字眼要對望四五秒,受不了,如果本片真的很忠於原著,難為讀者之餘筆者亦省卻不少功夫。 說是「世上的另一個我」,但戲中兩位NANA都沒甚交流,各走一端。大崎也用點插敘說明,阿八就真的好像在車上碰到,路人甲一樣。唯一可觀性比較高的就是那幾場音樂會,其他都有點為做而做為原著而原著,幾個鏡頭也有點粗製濫造剪接亦帶亂。 **是否現在的尺度放寬了,這部電影也「適合任可年齡人仕觀看」? 《NANA》Offical Site

黑社會(election)…

近年來香港電影有信心保證的導演少之有少,這群導演還有個杜琪峰。 以 黑社會為題的電影,由MARK哥《英雄本色》咬牙纖燒銀紙到浩南《古惑仔》帶領油尖旺時裝潮流,其實在香港未有過減退跡象,只是沒有熱潮濫拍一通,自從 《古惑仔》系列之後,差不多每個角色都有齣外傳,在網上搜尋「社團」電影,結果其「濫」可見多到嚇死鬼。最近的可數到《阿嫂》,不過黑幫只副題﹔輪到今日 杜琪峰的《黑社會》打正旗號,不過沒有刀劍、家法,但能夠拿到外地參展當然少不免加少許文藝元素談談歷史,看起來真比起從前《古惑仔》系列高檔很多,不過 那少許的歷史是有意外驚喜的。 今次故事亦不像從前,講一 大堆嘍囉如何像三文魚般力爭上游爭「上位」。本片集中講述主權移交,而故事人物都只對內不 對外,談內鬨,這點亦跟以往黑幫電影有所不同。為爭「龍頭棍」,我喜愛的梁家輝也演得有點過火有點浮誇,正跟對頭任達華作個對比。為接續集,角色都有點大 才小用,人物到中段散得令我看得一頭霧水,結局卻有點硬裝團結,結集得來但很奇怪。我不敢說故事橋段寫得失實,但未免宣傳上也令觀眾注專在那些「燒黃紙」 入會、黑幫詩句或吞匙羹上。

親切的金子(Sympathy for Lady Vengeance)…

坦白說,《親切的金子》其實不太好,影像豐富但少了風格,個人見解或可能是復仇先後次序而令《親》相對下失色了,依我眼看,朴贊郁會否不知不覺間拍出了四部曲呢? 原 先的官方三部曲是《復仇》、《原罪犯》及《親切的金子》。但我看畢《親》之後有個個人四部曲說法,《復》依舊會是第一部,這齣比較著重人性,故事亦像傳統 的捉智警匪片,當然不乏暴力但較為表面未至於太有美感美學之言,作為熱身前菜是理想選擇;我是偏心及相信「寶物沈歸底」理論的一類,所以《原》作為結局在 我的說法是不庸置疑,無論故事、視覺及角色演技上,我都覺得是三齣之中最巔峰;但在安排《親》作為第二部之時,突然想起《三更二之割愛》這部短編,細心想 想《三》就像《親》的前身或者伏線之類,如果《三》的男角是眼見太太被害而失去理性變成雙重人格,那《親》的女角就應該是全手動版的雙面伊人。故事的元凶 亦承繼了「世上沒有完美的人」,令人統統走向仇恨。 劇情也在預料之中是很失望的,劇情大約三份一左右,結局也大概猜得到,意外的是家屬的出席輪候 痛打犯人,不知是表現仇恨蓋過恐懼還是羊群心理,見人殺我又殺永無執輸,但這個句號未免劃得有點過份。這批客串家屬除了不用金子親自下手之外,可能也是她 拿作壯膽之用,夢中射殺「人面獸身」的白先生,每日的祈禱直至末段在洗手間看見幻覺,都似是一種脆弱的表現,等待十三年半是為了復仇還是贖罪?跟她一起渡 過牢獄生涯的「好姊妹」不是太無知吧,最虎頭蛇尾非那位牧師兼任私家偵探,收錢過後不了了之,他和她之前不是有段情嗎? 三部之中以《親》這齣最為 脫離現實,歪理真的太多,不過「聽故唔好駁故」歪理還歪理,而我之前寫他這部少了風格,就是那些電腦特技和跟故事不太配合的「笑位」。接剪不是太過特出, 只是用平平的插?,而且有點像文藝片。女角可見比起前兩部的男角是幸福得多,走兩條街的鏡頭又換件新衫,總好過上次的有錢少爺,全櫃只有一款西裝。最後, 我不得不認我有點變態,這齣令我覺得不足要扣分的原因,不多不少是它欠缺了血腥暴力,拳拳到肉是我至愛。 題外(廢)話 : (一)韓國聽聞都是大男人主意的國家,點解女子監獄都有個電視機咁好,裝修仲襯埋色,正!(?);(二)相信找李英愛都是演技為名承「長今」噱頭為實,何況她演的金子角色又不太鮮明,又未至於破格演出,年近四十來飾演廿歲出頭冷面女殺手,唔好啦﹗

變態五星級(Survive Style 5+)…

片名是有點誤導的,變態真難用得上但荒誕倒是有點的,我想英文戲名會較為貼題,走出大家不同的生存之道。 劇情的錯致手法令我看得有點呼吸困難,一但走漏了眼已經不知身處可方,可況登場的角色甚多,而且每人都擁有自己的主線,你變雞的時候其實已經吃飽晚餐坐定定被人踢了一腳,你以為還在人家衣櫃中談情嗎實則你已經在舞台上被人殺死了,剛剛用錄音機錄好你的構思同時已經散場了。 就是這樣凌碎的五組慢慢重新組合成一個故事,加上銀幕上顏色的配搭實在有點浮誇,不過沒有片中的佈景衣裳又會覺得視覺上有點失落,相反撞得「澎澎聲」的設計未必處處用得上(好)。其實他們的結局是理想的生存之道,還是唯一的出路? 雖然殺手的口頭蟬的確有點長氣,但一句「What’s your function here?」才是人生值得思考的重點。 《SURVIVE STYLE5+》offical site *難怪有點熟口熟面,原來石井克人也有參與。

血與骨(Blood and Bones)…

是作為異鄉人的關係還是本身流著的是壞血,而令金俊平一生變成這樣?這個問題我不能在電影中找到答案。在日本,金俊平飾演著多重身分,當船將到達大阪的時候他的眼神是抱著冀望,顯然那裡的工業確實為他帶來了財富。金錢以外女人也是他的生命,也種下惡果。 金 俊平一生中可看到四個女人,起首給他強姦了的,交待也是最少的一位,但之後的任務就由兒子來繼續,不過他在這裡亦是沒頭沒尾,恃著自己的特殊身分,回家白 住白吃白喝,討不到金錢索性打場交發洩,這場雨中的「野父子」之戰令我看得最為肉緊,也能看得到正室的一家也不太想這爸爸打勝仗,哥哥帶了點錢走了由弟弟 交待十日後成為槍下亡魂。正室那邊的兩姊弟從小到大都跟著這個爸爸,雖然好像對他的暴力視為家常便飯,但姊姊也試過走上自殺的路,弟弟卻先後幾次跟爸爸交 手,不愧是一個守財奴,連正室醫病的錢也分毫不肯給。然而得寵的都是情婦,對她亦算得上最有情有義,就因為她,他將魚餅工場賺到的錢拿來做了高利貸的生 意,雖然一個小孩也沒有替他生過,但在她得了腦癌後也沒有至諸不理,有始有終還幫她解脫痛苦得永生。最後一位不像他的女人,只能說像位工人,對,像魚餅工 場的工人,來到的功用就是照顧第一位情婦之餘幫他生小孩,只是沒有用炭烙她的臉。 種種的暴力,各人也對之逆來順受,家人朋友工人甚至欠債的人也好,當然他本身也沒甚對手可言。看著差不多五十年的家族變遷,晚年的他落得如斯下場,上天(作者)對他認真不薄,還能有個兒子送終。唯一可取的,要是臨終前都把一生的積蓄獻給國家,那他的下一代呢?但沒有家何來有國。而以上我寫的「爸爸」,這個稱 呼他又能擔得上嗎? 兩代之間血與骨、愛與恨,難分也。

TETSUO : THE IRON MAN/TETSUO II : BODYHAMMER…

一晚連看兩集《鐵男》,心頭突然聯想到幾項有關的日本事物。 第 一是《力王》這齣電 影,雖然是由香港人製作,但動漫畫原著始終是日本作品,而《鐵》第一集開首由已經有血睇,雖是黑白片,但男角的叫聲跟剪接的配合,睇得有點兒心寒也是正常 吧,當年力王也有一招自行駁回手筋的絕技,作者顯然是創意無限,但應該沒甚醫學常識(約十年前我還以為是可行的);第二是插畫大師空山基,因《鐵》片中的 造型都跟金屬有關,男角面上長出鐵線之後陽具變成電鑽等,都令我想到空山基的插畫,大家的CYBER味都甚濃,但路線方面就和各走一方,男性那邊屬工業型 相反的令人有無限性幻想空間,不過是變態性虐類;第三是*《幪面超人》的特撮片集,尤其是一二號、V3、亞瑪遜、Black、RX那幾代的打鬥場面特別像樣,兩位鐵男有點樣怪獸造型之外,在火車站的半獸人女仕,單手異變再加上眉心的青筋,十足十《幪》裡面曾出現的女魔頭。 在 看過電影後未太感受到那份嘔心的感覺,第一集很多都是大膽嘗試,剪接以及音樂的配合,令我拾回看戲看到頭痛的感覺,不過很喜觀這種Lo-tech制作,用 stop motion跑步穿插民居,爛銅爛鐵自動組合,很過癮,唯獨好像欠了故事的主線。第二集應該不算續集,而比前作的故事完整及分明,有一家三口有一班找人來 做實驗的壞人,除了找來十八銅人令演員數目激增外(前作大概只有五位),道具和動作場面也似模似樣,其他都沒有驚喜,有點夾硬將Lo-tech制作昇華做 電影,幸好還留著一些原始特技,最離譜莫過於片未的人肉坦克。 為甚麼日本人對這種變型的胴體特別愛好,越終極越死亡的的都能成為他們的那杯茶。 *順帶一提遲來的新料,《幪面超人》今年會有大電影,以一二號為主角。 網址﹕http://www.maskedrider1st.jp/

Le Charme discret de la bourgeoisie…

先 看一張曝光率比 較多的海報,相信已經成為電影史上一個標記,是Dada風格的作 品,一頂紳士帽一片大紅唇和一對穿高跟鞋的腳,拼貼的效果亦跟故事很雷同,真實與夢起左右穿插,但一但組合起來更加令影片加上一種疑幻似真的感覺。而在網 上找到另一張的官方海報,則是以超現實與女性主義為主的油畫,所以裡面也不時談及夢境和弗洛依德等,雖然女性不是片中的主角,但影響到劇情發展的事,女性 也有很多都參與其中。 很「假」,整齣電影都很 假。不是他們像舊式肥皂劇的佈景假,也不是他們的道具槍、道具雞假,而是戲中的「真人」都演 得很「假」,哪究竟現實得「假」還是夢中的烤肉較為重要?城市裡一班中產在社會及資本主義時期下的生活,戲裡的這一班看得真令人有點生厭,當然他們「假」 也是他們的演技,生厭亦因他們的傳神所致。 不同的原因引 致一頓頓吃不完宴會,通常會說死亡象徵著新的開始,故事也大概因餐館老闆去世令他們吃不到 第一頓飯而開始。人性本為食色性也,樓下的客人正喝著開胃酒,主人家欲因忙於用五分鐘歡好害得那班「身有屎」的客人慌忙駕車離開。繼而殺出的園丁,更能看 出中產階級這種「先敬羅衣後敬人」的尺度,但現在已經不只是有錢人的權利,這個態度在現實(潮流)社會也非常受用。那女僕就很像觀眾(我)的角色,受不了 他們的「白鴿眼」經常走到後排還以眼神攻擊。娛樂新聞看得多,偷情又會不會是有錢人的指定玩意,難得的是男女三方也心知肚明,但為面子誓死也不脫下面具。 有陣子片中的剪接真令觀眾搞不清身處可方,這邊到了舞台當演員,那邊在監牢遇見鬼魂,轉眼殺完人又被大屠殺,成為槍下亡魂之前也記得吃塊肉做飽鬼,以上都不甚合理但總會是夢中元素。再者影響到飯局的原因接二連三出現,最後只發覺表面知書達禮、穿金帶銀的都是幾個道德腐敗的空殼,公路上,昂然闊步的赴會,這個動作看來有點跟他們不配。不明白的地方就是那位軍人先後兩度主動要求說夢,都是男性的心理投射,先弒父後戀母,導演真的把戲弄得太弗洛依德了吧﹗

Naked Youth(青春殘酷物語)…

影片中的很多部份也跟年青人的心境一樣很不成熟,也一樣地有種革命感覺跟社會對抗著。 故 事有點《涉谷24小時》的味道,出發點都是在學生時代反叛的一輩中反映出日本社 會的某些實況。「性」依然是導演所關注的題目,但暫且不放在前提,而較著重因性而帶出的種種後果,學業、家庭、金錢、生命等等。或許結局很黑暗,但可能是 擺脫他們的殘酷世界的另一途徑,其實不是因為青春,現實本來就是很殘酷。

Ai no corrida(感官世界)…

都是因為David Bowie﹐之前才略略看過《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但大島渚這個名字就會常常聽到﹐是日本新浪潮其中的代表人物﹐相信從這部前衛得非常的《感官世界》很容易便能看出來﹐在七十年代﹐它真是「新」得有點過份。 片中的鏡頭可說是極端得很(做愛性交等場面比起真正的色情電影還要來得多來得頻密)﹐色情跟藝術真是一線之差﹖往來某些有高度藝術評價的作品﹐都好像不其然跟色情性愛扯上了關係﹐雖說導演的目的不是這樣﹐看來也好像不斷用鏡頭挑起觀眾的性慾一樣。沒有太多花巧的情節﹐故事中很直接就讓人感受到兩人好像就用性愛養活了生命﹐卻也因為這樣最終也帶來死亡。 未知是否在法國資金影響底下,這片都來得開放,加上日本傳統以來的大男人主意,沒有產生甚麼化學作用,但雙管齊下難怪成為禁片。兩人由真心相愛,到了像有性無愛的地步,身體就看成玩物,再用食物作性玩具,從性虐待、接近死亡中取得快感,或是能在佔有那支陽具得到安全感?男方扮演藥引的角色,剩下的時間都由女性作主導。她是用性同時刺激著生理跟心理,片子都充滿著陽具祟拜的氣味。在這過渡期中,男方讓女方跟那老教授作不道德交易,相反女方更指使男方強姦侍候他們的老婦,又究竟是反映甚麼心態?儘管當年真有這個〈阿部定事件〉,但真的很難相信會有人對那種過度的性愛有這樣熱切的追求。

Io non ho paura(小孩不怕)…

近來有關於小孩的話題真源源不絕。開學日有大量小孩,本埠某主題樂園即將開幕又有一群小孩,家庭糾紛慘劇受害的都是小孩,甚至早前的外國孌童案也關小孩的事。 整 套片都貫以很柔和的色調,大麥田和寧靜小村莊,給眼睛暖洋洋的感覺。單看片名有「小孩」二字,還以為是充滿著童真的,但當那位地洞中的「小孩」出現時,之 前所有的感覺都一掃而空,越看越替他們著緊,特別是兩兄妹跟爸爸決鬥的一幕,當然小朋友跟大人搏鬥之外,也將要面對著成長後的金錢世界。寫故事的也帶出很 多童年時回憶,不少細緻的場景穿插於戲中。沒甚花巧的鏡頭,但隨著小孩的親身經歷,到晚上在被窩中寫下改編的日記,配上各種有著象徵性意味的小動物,總似 留著一點點引子。害人終害己的結局都已經「畫公仔畫出腸」,但看過的都知導演就是不想格式化地拍出一套記錄片,「畫出腸」之餘只略縑有些畫蛇添足。 http://www.miramax.com/imnotscared/

Festen(The Celebration/家變)…

單看戲名的中英文譯名有很大的分歧﹐一邊在慶祝一邊在家變﹐究竟電影在這〈Dogme95〉的守則底下﹐這本難諗的經會怎樣搬到銀幕上? 在守著規條下﹐必要的手提攝錄及只可以現場收音的關係﹐令故事變得更有說服力更加真實﹐就像一般家庭慶祝會的錄影帶一樣﹐感覺不像在演戲﹐另外已經一步步把觀眾帶進了這個家庭。可能「家家有本難諗的經」已經將故事的重點帶出來﹐但戲中更把這大家庭的成員拍得各懷鬼胎﹐一段平行剪接都將三間房三兄妹來作個初步交待﹐兩姊妹玩了場無形捉迷藏﹐小時候跟哥哥是好朋友的廚師﹐慢慢翻開這可怕的故事。是外人要讓他們搞翻﹐抑或這個家早已經四分五裂。 這部「Dogme#1」﹐無論故事和影像方面都不是想像中的震憾﹐但在近代電影史也起了一定的變化。除了本部「Dogme#1」的導演Thomas Vinterberg之外﹐暫還未看另一位守則創辦人Lars von Trier的「Dogme#2」﹐但《Dancer In The Dark》和《Dogville》雖則沒有在自己的規條下製作﹐也不算的上大庭相逕﹐《Dogville》的透視手法﹐電影令人心變得更可怕黑暗得很。 http://www.dogme95.dk/

阿嫂(Mob Sister (aka Ah Sou))…

「換湯不換藥」之作。 這齣戲不知要從哪說(罵)起﹐也可簡單地說我覺得這齣戲真不堪入目。由外到內先說海報﹐天氣熱達文西更熱﹐先來一個佛祖版《最後的晚餐》﹐不覺中西合壁會有驚喜﹐還有點俗套。角色中沒有一個比較鮮明﹐想用視覺上的顏色來分辨角色﹐但來得雜亂無章毫無美感﹐結局一幕的生果欄是算「大雜燴」嗎?前作的《江湖》中已經拍來很多無謂鏡頭﹐最深刻當然是餐桌上的一幕﹐「獨立」與「商業」有時真很難相處﹐這次鏡頭剪接看似真有點是「為玩而玩」﹐意義全失。故事安排說內裡有象徵意義﹐看不出﹐只知道原來現在的黑幫仇殺已不用刀劍﹐換以碰碰車決鬥﹐錢多是也?還是現代的黑幫都真的統統轉型了?暨要捧導演又要捧新星﹐各位影帝看來也支持不住﹐每人都像用同一樣手法去演﹐沒有突出之處﹐相信也不需要用上劉燁﹐謝君豪作閑角﹐劉心悠似是掛名女主角﹐戲份沒有發揮只有眼淚攻勢。大公司大老闆大明星﹐只有包裝﹐怪不得香港電影每況愈下﹐究竟是換新血還是換壞血﹐好電影不一定要用金錢推砌出來。 故事最終所講的做人處世道理﹐現實殘酷的老土對白﹐我看來正正就是要帶給黃導演這個道理﹐這幾年在電影圈中的護蔭下真對他有害而無利﹐再試試找《福伯》的另類劇本﹐不要再談膚淺佛學了。

Team America World Police(T.A.反恐戰隊)…

最終也守不住買了這一套「串味」十足的木偶電影。 從 前在有線電影看過《South Park》﹐粗口色情諷刺暴力變態滿場飛﹐加上有親切廣東話配音﹐份外搞笑忘不了。兩位加拿大創作人﹐毫不避嫌玩盡各界名人﹐木偶場景服飾道具的製作認真 非常﹐有爆破槍戰飛車上天下海﹐雖然說出來有點反諷但真的媲美荷里活電影。之前他們以受訪者身份出現米高摩亞的記錄片中﹐交換位置後米高摩亞飾演社會主義 狂魔﹐直攻反恐總部﹐北韓領袖做得為肖為妙﹐這邊廂唱完無敵是最寂莫那邊廂原來是黑超特警外星人﹐陰謀論源源不絕。 看完這齣﹐當然也要說說Tim Burton的《Corpse Bride》和新一輯的《超級無敵獎門狗》早已經在期待之列。 http://teamamerica.com/

異共 – 第I個10部(Twentidentity – The 10 of Part I)…

簡介說﹐《異共》這個二十週年的合輯找來二十位(頗)知名的導演﹐圍著「二十」做主題來探索電影新路向。 看畢後﹐寫真的不知怎樣寫﹐一眾近幾年來已在大電影世界裡打滾的導演﹐今次重回畢業生時期﹐製作獨立短片﹐感覺很參次好壞亦各半﹐有的實驗味非常濃﹐有的像將自己一貫用在大電影的作風大剪一輸後變成短片﹐有淺白貼題都有貶一貶眼發覺一頭霧水。 最 有趣是《Twenty Questions》﹐在不適當的時候問問題﹐出人意表的對答﹐以為是飛越了瘋人院的流浪漢﹐其實出奇地正常﹐只是聽者有心想得太多﹐失戀後更死得不明不 白﹐又是黑色幽默嗎?《The Twenty’s Law》將性幻想未來化﹐LO-TECH打鬥加音效之外﹐把現今男女的定位反轉過來﹐「吸精雙剎」座陣令我想起日本的色情漫畫。《To The 21st》不說還以為在播《鬼來電》。雖然用上DV及原始手法﹐但很喜歡《Pass Me》這種超現實﹐不能改變過去或未來的話﹐時間要是靜止了又能改變甚麼。《Alone Together》作為結尾來得簡單直接﹐就要您感覺到痛﹐Jim Carrey跟Kate Winsletv洗掉記憶也不能成功地無痛失戀﹐錄影帶不就由它當作個紀念或教訓吧﹗ 有 時真怕看(吃)這種「填鴨式」電影﹐好彩的話能看到合心水的﹐若有時撞著這韓式短打﹐節奏慢板而不太鮮明真令人昏昏欲睡﹐來不及消化又要吃另一口。看完似 是沒有感覺可言﹐活像《A Runner’s High》的女主角電腦裡﹐一張張迷幻影像配上短短的一句字句重疊在一起。

Steamboy(蒸氣男孩)…

終於都在大銀幕前看過大友克洋的電影﹐可算是還了一半的心願﹐另一半當然是想在戲院裡頭看一次《AKIRA》。還以為香港的片商都只會購入宮崎駿或藤子不二雄的作品﹐雖然香港的另類片種總比人慢一兩拍﹐但姍姍來遲也好過只能在家中觀看DVD罷﹐但不知情底下的我早就買了影碟在家中看了兩次。 真不能想像一齣要製作十三年之久的動畫會是怎樣﹐不過動畫這名稱未免兒戲了一點﹐他們只是把一齣電影一筆一筆畫出來﹐很多技術都從電影那邊搬了過來﹐不會常用在動畫的手法使它更有電影感。縱使有電腦的幫助幸好戲中電腦動畫好算多,有些大型背境畫作更要做上一年或以上,想想那可能只出鏡幾秒鐘,聽起來真有點可怕。 大友克洋在日本甚至世界動畫界被冠以大師之名﹐雖然在銀幕上只有兩套作品﹐但我看他實在影響了不少後浪﹐他有份參與的無論動或漫﹐由《童夢》﹐《ROBOT CARNIAL》﹐《迷宮物語》﹐《AKIRA》﹐《老人Z》﹐《MEMORIES》﹐《砂流羅》﹐《METROPOLIS》﹐統統都是在大友克洋妄想的未來裡﹐但今次故事的卻走回一個科學文明初始的時代﹐而不在日本本地是次移師到十九世界的英國。雖然內容不及《AKIRA》一般極端﹐但整個故事只不過是開始﹐在製作名單的背境插圖才正是他要說的東西﹐文明的腐敗。 十多個年頭裡面,這種未世預言作中心的故事出現不計其數,可不可以算得上是糖衣毒藥的一種?超現實的動畫美學,頹廢但寫實,想信他也不會想當年他筆下的NEO TOKYO成真吧!難怪那時《AKIRA》像《紅樓夢》一樣成為一時的禁書。在美國票房大賣後,傳聞史提芬史匹堡曾邀請過大友克洋合作,最後二人亦無開花結果,不過傳聞還傳聞孰真孰假無人知。 p.s. 以上全屬「眼裡出西施」之發言。

下妻物語(Kamikaze girls)…

戲中說:「ROCOCO,總是被人忽視」。不說其他人,至少我是忽略ROCOCO的那個,雖然自己看的並不多。看到BAROQUE也不其然跳到MANNERISM或是ROMANTICISM等,可能那時期總給人的感覺是一種貴族的衰竭、末落之時,像戲中提及,不知是否由那ROCOCO時期開始,法國人到現今亦給眾人(我)一個終日埋首性愛的形象。 近幾年日本電影的確很多,自己也看了不少,但不是恐怖就是愛情片,看得多也變悶的片種。其實在《出貓鬥一番》同《考試家族》之後,好像很長時間也未接觸過這種戲。話實,我對這種說是POST-ROCOCO的「Lolita」服飾並無好感,嚴重來說是反感,但其他人穿甚麼不關我的事,幸好這齣戲也不是集中講這種「娃娃裝」的歷史由來。 搞笑以外友情也是重點,可說是絕無冷場,像《Kill Bill》一樣加插動畫,在這戲中別有一番風味,看過《GTO》漫畫,土屋演這個女暴走族真入型入格,介紹JUSCO、飛機頭阿叔等真是一輪輪驚喜,但篠原涼子和小池榮子,不到片尾都真的不知道戲戲裡就是她們兩位。深田恭子演的那個角色表面是一個十七歲少女,但諗深一層其實很可怕,無朋友、為買衫講盡大話、自我中心個人主義強烈,會不會是作者留下的黑暗面讓年輕一輩大笑一輪後好好反思一下? http://www.shimotsuma-movie.jp

Eros(愛神)…

明天將會係我返咁多份工以來既第一個「短週」,感覺似重返小學時候,等待「短週」既來臨而安排節目,適逢星期一佛誕補假,一連三日既假期,單字曰 : 「爽」。 今晚到BC看了新上映既《Eros(愛神)》,除了王大導外,另外兩位導演既大作從未睇過,亦聞所未聞,吸引既會係睇睇五年《2046》同兩個月《愛神 – 手》有咩分別,但似乎我又中陷阱了。 其實本人都幾好這種一個母題,用上幾位導演用唔同風格,應該叫做傳統消費者心態 - 「抵睇」。唔知style呢樣野會唔人傳人,定係依家王大導已經瀕臨江郎才盡邊緣,他的兩個月比起五年感覺更好,起碼不叫離題,但係都有少少萬變不離其中既style。上次在《2046》大家交流完,今次鞏俐做了章子怡但不夠風騷,梁朝偉又上了張震身但少了輕佻。如果係期待兩位個有春色盪漾既畫面,可以不入場收看,都只是意識大膽鏡頭欠奉。 《愛神 – 夢》愛神都總算明白,幸好自己睇過少許佛洛依德,故事裡含意都略知一二,但「放飛機」是…?《愛神 – 慾》最困惑,用好幾個神話係故事裡頭,真係要深究一下先明,仲有玻璃杯同幅畫係咩意思? 《愛神》呢個名都唔夠直接,應該係前面加上一個「性」字,一來故事都係圍繞呢個題材講之外,Eros係希臘神話裡面其中一個愛神,亦都係代表性愛、情慾。

戀愛地圖(關於愛/About Love)…

原來日﹐台﹐滬三地係講緊一個有聯繫既六人故事﹐但唔係話太好睇﹐第一個比較特別﹐DV加菲林剪出來既效果幾好﹐可能我個人較為喜好呢種DIY既感覺﹐out foucs之餘又有少少手震﹐正﹔第二個係台灣版既《Lost In Translation》﹐不斷出現既雞同鴨講﹐睇得好辛苦﹔第三個我覺得轉做第一章會比較好﹐又係bad ending…如果再order﹐我既order會係taipei > Shanghai > tokyo. 台灣官方網站 : http://aboutlove.kingnet.com.tw 英、日官方網站 : http://www.aboutlove-movie.com

AV…

首先,好不幸。不幸一事件;港產片,上唔夠一個星期,好幾間旺區既戲院已經得番晏晝的一場,是否港產片同一命運,唔係大明星大制作就唔會stay得耐,卡通片霸兩個院就得;不幸二事件,承接上述事件,同Ms.Jordus走了四間戲院先睇到,唉~ 故事,感覺平平,彭先生依家寫來寫去都好似「換湯唔換藥」,又或者只係換少少藥,可能係佢自己寫劇本既內部連繫,我唔知,但硬係覺得點解呢個位咁似《買兇拍人》既?點解個個位同《大丈夫 》一樣既?不過唯一最”出”既都係詹生,一場戲有時真係唔係夾硬搞gag搞笑位,佢既入戲程度好高,「R~R~REAL~~」。 **p.s. Ms.Jordus:「睇相個AV女優,天宮真奈美幾sweet幾得呀!」,我:「係咩?我鍾意南波杏多少少喎!」。 下圖為天宮真奈美 :

Closer(誘心人)…

唔知個故事係咪based on真人真事?咁無理由呢種四角而且咁亂既關係會寫得咁傳神,裡面既人唔只「誘心」仲係「有心地誘心」,但係點解要咁做,諗唔明?貪得意貪過癮? 不過overall來講個故事係寫得幾好,傳眼間LEON已經十年,但係解佢opening同ending既片段會咁有洗頭水廣告feel架?最後係theme song時間,都好好聽,blower’s daughter…最衰beautiful stranger係第二齣戲既theme song,如果唔係應該都可以用得著。 THE BLOWER’S DAUGHTER by Damien Rice and so it is just like you… more

SAW(恐懼鬥室)…

好似鄭中基係<追擊八月十五>裡面話齋,睇完呢套戲既人反應都好極端,「鍾意睇個D人會話好好睇,唔鍾意睇個D人會話好唔好睇。」 華人導演James Wan,以一第一次導演既人來講,我自己就覺得幾唔錯,可能唔太會挑剔裡面既細節,或者係我自己留意唔到,不過我就唔覺得呢套戲都唔係咁低成本,又咁多景咁多演員,仲有鎗火爆破特技鏡頭。好鍾意?戲來比,成套戲得一個景之嘛,不過多電腦特技?。仲有個?所景,硬係好似唔知邊個game度見過咁… 其實個故事想帶一個正面定負面既訊息比觀眾,用死亡威脅人珍惜,定係用人既黑暗面話比您聽生存都一樣可以好可怕。一種連鎖自救連鎖殺戮既遊戲,我覺得先係呢套戲既賣點,並唔係其他。

The Forgotten(迷失兒魂)…

又係一套香港未有係戲院放影既戲,點解呢?我覺得前半部不過不失,但後半部同ending就比較唔掂,前半部;好好既佈局,真係有懸疑故事既基本情節,會令人感覺到精神病同怪異事件同劇情有無關係,後半部;一有CIA探員既出現,心裡不禁說聲:「唔係呀嘛?」,又關係佢地事,咁仲唔係同XXX有關咩,電影版,仲諗住會有個新鮮既ending,點知…我都好喜歡XXX題材既戲,但呢套戲完全係我意料之外,未睇既朋友相信都已經知道我以上既「XXX」係咩喇?

短片過招(Jam Films)…

之前係戲院無時間去睇,以為無機會,點知會出鍱。七個日本導演,每人十五分鐘,好公平。七個之中只睇過兩位既戲,其餘全部都唔識。岩井既”ARITA”係我睇過佢既戲題材係比較「過癮」既一套,比起佢其他既戲,今次真係好特別,但係ending令我覺得同幾”All About Lily Chou-Chou”相似,咁當然無咁「灰」啦。另外篠原既「劍玉」同望月既「Pandora – Hong Kong Leg」係我比較喜歡既兩套。由一個日本導演去拍「香港腳」呢個topic實在又諷刺又太夾喇? 香港人果然快過人,咩風都可以跟一大輪,對「死人財」一向都好在行,邊個明星死都可以即刻係倉底搵番大量某明星既存貨,或者發行商將一大堆舊歌掉亂再掉亂,然後出十個或以上既版本,一邊懷念,一邊加價承機搵一筆,而家「動物財」都唔放過,早前「小Q熱」持續到今日我買鍱既時候發現<神犬拉茜>連續劇既VCD,真係少少商機都唔放過。

CQ / Following…

因為英語能力有限,呢兩套劇睇一次並未明白,所以閱後感暫時欠奉。但係估唔到Roman Coppola既作品會係咁,story line唔太起眼,但實驗性好高;Christopher Nolan對故事組織既能力真係好強,比起故事次序方面既安排更加厲害。

Human Nature…

終於都可以睇到喇,因為屋企樓下間VCD舖無,今日出開去比我買到,太開心喇!連續兩日睇兩套C.Kaufman既戲,感覺好正,同時間就癡線?佢既劇本都仲集中談論人性,最原始既野,呢套戲比我個感覺係表面最滑稽,但係又好哲學(想推翻達爾文進化論,哈!)。寫得同尋日個套一樣咁玄(圓?),應唔應該將呢兩套戲倒轉睇一次呢,哈!「食色性也」,咁原始既衝動,點教都無補於事。接觸文明又點,遲早都會失控,最後仲要個「文明人」帶番隻「人猿」去森林學係大自然生活,呢個point最得(諷刺)。基本上套戲來來去去講緊四個人,但係個關係圖到最尾亂到嘔…要留意埋個兩隻想番NEW YORK實驗室既白老鼠,勁過癮!呢套係咪S.Jonze, C.Kaufman同M.Gondry首次正式合作呢?如果係就經典喇!戲院又唔上,但係點解依家先同同步推出呢?兩年前咖喎?M.Gondry今次用法國人做女配角,下次要用多幾個同鄉,或者擔正做主角嘛。 「自由等於失去一切」 when i buy this VCD tdy, i see a nice postcard on cashier… is AKIRA(again?)…is a… more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無痛失戀)…

睇呢部戲之前已經話比自己聽,要用心留意故事,唔可以走漏眼,一來係Charlie Kaufman既作品,二來第一次睇Michel Gondry既戲。Charlie Kaufman依然無令人失望,仲有,原來Michel Gondry拍MV之外,拍戲都handle得好好,戲入面好多分鏡同剪接都好正,有佢一貫MV既作風。Jim Carrey係條街度,兩頭都走唔甩,似足Kylie首”Come Into My World”個MV。呢個故事究竟個intro係ending,定係個ending係開頭?好鍾意佢寫Jim Carrey同「記憶捉迷藏」個part,發現自己記憶刪除緊,但係無辦法保留,真係慘?其實如果真係有呢間「洗腦公司」,一定好具爭議,咁同安樂死有咩分別?不過間「洗腦公司」幫到人亦都害到人。我發覺Charlie Kaufman寫親既野都好同思想呀、人性呀有關連,其實我覺得呢部戲講既同有少許相似。套戲應該叫<無痛失憶>唔係<無痛失戀>,又唔係失戀先用得,開頭我見有個阿嬸死狗都去…哈哈?隻鍱個內頁話,原來有出中文版,好想睇埋佢呀??次次都好似咁橋,今次咁快又見到Jane Adams,早幾日先見完佢? 「善忘的人是幸福的」 「因他們活在錯誤中也快樂」 「純潔的人多快樂,被世界遺忘的人在遺忘世界,清澈無暇的腦袋散發永恆的陽光,接納每次祈禱,拒絕每個願望」

Bad Education(聖.教.慾)…

首先,市儈講句,廿八蚊睇齣戲真係勁抵,希望佢呢個promo可以無限期就好喇?有宣傳字句話呢齣係佢「首部半自傳式情色電影 」,但係唔知佢自傳邊part呢 ?不過佢寫得好黑暗,由intro個background music已經feel到,其實個故事睇到我有少少混淆,因為用個故仔講個故仔呢類戲我係會睇得好辛苦,佢仲唔止講兩個,係一次講三個,真係記到我頭痛,又係記到ending先開估。不過呀神父開估之前,有幾個位仲以為埋尾,因為我覺得都交代到,可以當ending…佢又唔收呀,玩大佢,咁咪正確,拍戲之嘛…哈哈? 兩個男主角,好好戲!戀童呢家野,真係唔好亂拍?同埋完全明白點解星期六會無位。不過唔知咩叫「艾慕杜華式」,睇唔出同、有咩共通點? 「老廟」條友,比佢吹脹,有生意唔做,您唔賣擺係道,您靠佢發圍起家咩,妖?